10月20日晚19点,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2023级本科生新生研讨课第二期在董明珠楼112教室如期举行。本次课程采取线上授课的方式,由2023级新生班主任姜楠老师主持,邀请了北京广播电视台网络传播中心用户数据科副科长邓天一、国家广电总局研修学院国际研修项目主管高熹作为主讲人,旨在通过对传统媒体以及国际媒体传播的介绍分析,帮助同学们了解传统媒体的发展,拓展同学们在国际新闻传播方面的视野。
在本次课程中,邓天一老师以“传统媒体正在消失?”为话题展开讲解,立足媒体融合背景下中国影像传播的本土实践,围绕传统媒体的作用、现状以及受众等层面进行深入剖析,并对传统媒体的未来寄托希望;高熹老师以“国际媒体传播”为议题,聚焦媒体融合背景下中国影像传播的国际视野,对国际传播谁来讲故事、怎么讲故事、怎么开始你的国际传播故事等方面进行分析讲解,激发了同学们的在国际新闻传播领域的责任情怀。
课程伊始,邓天一老师就“传统媒体——正在消失”主题展开详细介绍,先转换视角进行自我介绍,以“哪种介绍更吸引受众”来引入传统媒体变革话题,提出这种转变对任何人都是困难的。接着从“传统媒体在干什么,传统媒体现状如何,传统媒体还有受众吗”三个方面引入,对比以前与现在,提出“我不看电视=没人看电视?” “我从网络获取信息等于传统媒体没必要存在?”问题,与传统媒体的四个功能:政策方针宣传,社会价值传播,民众心理引导,艺术审美提升, 分别举例引出传统媒体的责任与作用,从受众注意力转移,广告商新媒体分流,从业人员人才流失专业不足,体制制约转型困难等方面提到传统媒体面临的困境,从而提到传统媒体不转型将会面临生死存亡的现实,以河南台app+短视频方式,新京报账号布局广,活跃账号多,安吉融媒体,新闻媒体+政务服务和时间小妮尝试数字产业为例提出打造自己的新媒体平台的重要性。
之后,高熹老师就“用视听语言讲述中国故事”的主题展开详细介绍。分享自己从中国到非洲到世界的国际传播故事,提出“国际传播谁来讲故事?中国还是外国?”“为什么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世界了解的中国是什么样的”的问题并进行见解分享,得到“中国人和外国人都要讲,且要客观公正地讲”的答案。接下来围绕“怎么来讲中国故事” 这一重点,分享了“故事里的价值观念”“故事里的思维方式”“故事里的语言转换” 这三条在国际传播工作中得出的经验。最后围绕”怎么开启你的国际传播故事“提醒同学们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外语水平,多关注国际历史与新闻的同时积极实习,为自己在新闻传播领域的未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最后,同学们和邓天一与高熹老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展开互动,两位老师回答了同学们“传统媒体为什么比新媒体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国内记者与驻外记者的区别、传统媒体如何保持自身平衡”等问题。两位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提高个人能力,在未来担当起新闻传播的使命,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本次课程不仅拓展了同学们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中国影像传播的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的视野,更激发了同学们在此新时代下的爱国热情,与本次课程的初衷相契合。
文 | 张佳仪、雷若雪
图 | 张慧依、高婕